“可以,那就等你来安排。”李主任又问,“你现在除了种植火龙果还有别的什么计划?”
陈霖:
李主任是在她家装了天眼吗,连明生哥都不知道她在搞别的计划。
“哈哈,我可不会算命,就是刚好上周在市里看到买了不少种植的书本,随便猜猜。”
“是有点不成熟的想法,还要时间考察,一两年内不一定能成。”
李主任没继续追问,心里对陈霖更加欣赏。自从改革开放的风吹到全国每个角落,多少人想着乘着风口一夜暴富,像陈霖这样愿意留在家乡谋求生路、脚踏实地的年轻人,真的不多。
如今大学生已经不比十几年前那么稀罕,上面的领导也开始提出“干部年轻化”,让有想法有能力的大学生到乡村来搞发展。想法是好的,但真的想以“理想”把人才留下来那是不可能的,陈霖只是个例。
但他相信,这个个例成功后,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个例。
这次会议还有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, 那就是市里决定要修市区到兴安镇的路,提案已经通过,各个单位已经行动起来。
修的这条路, 对小盘江村委来说不好不坏。要修的路不是市区到小盘江村委的这条,而是从市新区到兴安镇的, 两条路可以说是一东一西,没有重叠的部分。路还没开始修, 现在已经把要修的路改名为新路,而他们如今走的这条路叫旧路。
他们坐车到镇上,再从镇上坐车到县城, 哪怕新路修好了, 因为绕得更多,所以行车时间差不多。如果以后改成只能到镇上去坐汽车,加上中间下车、等车的时间,他们去县城实际花的时间更久了。
但从另一方面来看,新路那段路好走了, 更方便他们运东西出去。
周会计端着冒热气的茶杯,愤愤不平道:“怎么就修那条路呢?”
可惜他们的意见并没有什么用,政府既然决定要修那条新路,那肯定是因为新路的更有价值。就她在市日报里了解到的,兴市的第一大厂——化工厂已经划定在新区建新厂, 到时候会把整个化工厂都搬到新区,那边差不多是新路的经过的地方。更重要的是, 还有市里的纺织厂就在新路经过的地方。
抱怨无用, 还不如祈祷兴市赶紧发展起来, 这样他们这边的路也能申请到钱来修。就算不是修成水泥路,把路给平整平整也是好的。
陈霖开完会就直接骑车回家了, 看到她推车进门,阿福生气地朝她汪个不停。
阿婆帮它翻译道:“生气你出门不带它呢。”
阿福每天都得出去溜一圈,家里阿公阿婆是没这个体力带它遛弯了,只有陈霖,不管是出去干活还是出去转悠,带上它没负担。